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》(教师厅函〔2025〕13号),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,全面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。这一政策的出台,既是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的重要举措,也是应对数字化、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能力新挑战的关键部署,将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强师资支撑。

一、总体要求:3-5年实现三大突破
《通知》明确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聚焦集成化、智能化、国际化,通过3至5年努力,全面达成三大目标:一是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,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;二是数字技术赋能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不断完善,形成自主选择、灵活多元的教师发展模式;三是数字化治理能力显著提高,建立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良好环境,推动优秀教师不断涌现。
二、六大行动勾勒教师数字化发展路径
1. 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:从“标准”到“应用”全链条赋能
建立以标准为引领、培训为手段、应用为特色的发展路径。一方面,完善分类分级能力体系,制定教师智能素养标准、中小学书记校长数字能力标准、高校教师数字能力框架,并将数字素养、智能素养纳入教师专业标准和师范生职业能力标准;另一方面,推进培训全覆盖,通过研修、测评等多种方式,确保教师数字素养实质性提升,探索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提升路径。
2. 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: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
强化智慧校园、智能研训室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支持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与学习。同时,协同研发教师智能助手,推动教学理念、方法和模式转型,目标是实现“技术撤掉则课堂效果打折”的深度融合,而非“穿外衣式”的形式化应用。
3. 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行动:培养与研训“双转型”
统筹推进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研训数字化,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精准推送学习资源,建立终身学习积分机制。通过“数字支教”“名师领学”等活动,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共享,构建协同提升生态。
4. 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行动:从“数量”到“智能”升级
开发多模态新型资源,包括人工智能教师读本、学科知识图谱、沉浸式师训系统等,强化资源智能性和实用性。同时建立资源建设长效机制和使用激励机制,确保资源“用得上、用得好”。
5. 教师发展数字治理行动:全流程数字化管理
推动教师发展服务管理全流程数字化,统筹发展与安全,营造健康环境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汇聚教师发展大数据,以数据驱动治理优化。
6. 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行动:共筑全球教育共同体
深化与世界各国在教师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,分享中国理念与方案,共同应对数字化、人工智能全球挑战,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。
三、组织保障:“百区千校万师”示范引领
为确保落地,《通知》要求推进“百区千校万师”建设,即打造百个数字化赋能特色区、千所特色校、万名数字化名师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同时,建立分区域专家指导机制,多渠道筹措经费,优化支出结构,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。
数字化浪潮下,教师发展已进入“新赛道”。随着这一行动的推进,未来课堂将更智能、更高效,教师将真正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“弄潮儿”,为学生成长注入数字时代的新动能!